查看原文
其他

回乡发展,我们到底能做什么?似乎有了肯定答案

2018-04-21 939期 农场主十

导语

没有人愿意在外漂泊,谁都有一个回乡创业的想法。在政策大好的情况下,未来乡村将会迎来更多的资本注入,想要回乡创业的浪潮会越来越甚,每个回乡创业的人激情将被点燃。

 

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回乡以后的诸多问题,回乡创业断了收入怎么办?到底干点什么?干什么能够赚钱?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没有考虑清楚,回乡将变成一场噩梦。面对回乡创业的四大拦路虎:资金缺乏、项目难选、人才缺乏、土地缺乏,我们到底该怎么办?我想这篇文章可以给出肯定答案。


资金缺乏、土地缺乏、人才缺乏、项目难选可谓环环相扣,没有资金就没有可以发挥的土地,没有土地就没有项目落地的可能,即使项目落地没有人才调控,最后只能寂寥收场。怎样才能让噩梦“胎死腹中”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考量“我能做什么?”或者说要清楚回乡创业都在做什么,我能不能做。



不管你是在烦恼做什么,还是在思考做什么,梅子觉得回乡创业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模式和新概念模式。


农产品加工


农产品加工的选择方向有很多,目前在广大农村最多的就是以下几类:

 

山野菜加工厂


农村野菜资源丰富,比较好保存的蕨菜、黄花菜成为一些加工厂的主打,销量一般还可以。但是没有品牌意识,所以只能停留在加工层面,未来能不能走的更远或者有没有延伸产品线的可能,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。

 

因为是做食品,相关证件需要配备齐全,对机械卫生要求越来越严格,成本相对变大。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食品加工厂规模不是很大,卫生存在安全隐患。生产成本较小,价格也比较适中,所以算是风险较小的一种选择。但是需要有天然的野菜资源,不是每一个回乡创业的人都可以选择去做。

 

梅子觉得,野菜是很有开发价值的,可以做的点不仅仅在加工厂的层面,可以做一些体验性的休闲活动,把餐饮和养生嫁接进来,当然是在做好产品的前提下。对于规模来说,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过大,农村的交通还是存在很多弊端,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太低。

 

  

五谷杂粮加工厂


五谷杂粮加工厂之所以还在农村存活,主要是因为部分农户的粮食没有销售的渠道,需要这些加工厂,但是目前农村杂粮类的加工厂设备都是较落后,只能做最简单的加工,除了地标农品依靠网络有一定销路外,一般还是在粗加工后走向批发市场。

 

虽然有很多想要回乡创业的,但是现实情况是:很多农民外出,大量的田地闲置,已经没有那么粮食可以收购,所以在资本下乡以后,有粮可收的前提下是可以考虑的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需要加入新鲜的概念,寻求更多的资源对接,需要考虑合作渠道以后才能下手,不能单纯的加工,需要对产品有所考量,或者走外包路线,不然只能像一座新开的打磨房,淘汰只是时间问题。

 


农耗品加工厂


农村消耗品加工厂最大的选择就是木材相关的加工厂,因为青山绿水的政策已经普及多年了,很多农村有很多木材资源已经到了需要结果的时候,开办一个简单的木料加工厂是比较有市场的。

 

目前农村地区种植最多的就是杉树,而杉树用途很广,在考虑好木材资源的情况下,开一个木材加工厂也是有钱可赚的。

 

即使有市场前景,也需要专攻一门,把一个门类做好。并且在当地有一定的资源,因为做起来不是很容易,成本也会很高,所以没有充足的资金是不需要考虑的。

 

 

新能源燃料加工厂


这个是近几年出现的,就是将豆杆、玉米杆粉碎制成颗粒。然后通过特定的炉子燃烧,这种类型的工厂国家也有政策扶持。

 

是一个选择的方向,但是之所以没有做到每个地区都有类似的工厂,还是市场需求不足的原因,虽然有政策的倾斜是一件好事,但是内容单一,只适合小规模,并且需要掌握技术,小成本的做一下是比较适合的。

  


种养殖


种养殖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可以回乡的一种选择,投资的大小完全由自己决定,但是太小不成规模没有相关补助支持也没有必要辞职回乡,大规模的操作需要考虑成本回收的周期,考虑是否有良好的资金运转能力。

 

做养殖,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很难预估。是需要把大量的人工和技术成本考虑进去的,同样风险很大,还没有到销售就腰斩的情况十有八九是存在的,一场大病就可以让你血本无归,所以是否有过硬的技术以及长期的资金投入需要考虑。

 

当然,一般牛羊养殖较多,市场价格相对稳定,销售一般问题不是很大,所以在成本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回乡发展养殖业的。

 


做种植,蔬菜水果滞销的情况大量存在,如果回乡种植没有特色的产品,那就没有回去的必要了,利用家乡优美的自然环境种植一些特色产品还是很有前景的,解决到底种什么、适合种什么的问题以后,就可以小面积尝试,然后再扩大规模是没有问题的。

 

种养殖业是有很多细分和转型的机会的,立志投身农业的,找到好的主题也可以大有作为。 

 


作坊


作坊在当下的农村已经很少出现了,可以说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面,以前出现的榨油作坊、打面的作坊早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,也鲜少有人再回乡做这些东西,更不可能拿来创业。

 

但是,这些留存古老气息的东西是带着岁月的痕迹,做休闲做文创都可以用到。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需要新的思维去运作,俗称“旧瓶装新酒”。

 

 

除了以上比较传统的产业模式,井喷式的农业服务衍生下的新机遇,能否带来新的风口浪尖,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。


农业服务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词汇,很多人对农村服务板块没有清晰的认识,仅仅停留在政府义务的层面,算是一种新的概念。 


农业服务


培训


目前,农村相关培训全部依靠政府职能部门。技术人员都是政府下放安排,想要自己学习,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周期,更加没有交流机会,而现在农村合作社遍地开花,想要得到集中的管理,相关培训也是有大量需求的,有市场就有机会,可以考虑做一个乡村的新型传教士。

 

万事开头难,需要有足够的人才。打造专业的团队,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。

 


运输


一个没有企业的乡村,运输主要是客运,和农业基本不怎么挂钩。但是对于有企业、有农业相关产业的乡村来说,运输不仅抢手而且一个继续解决的难题,即使京东淘宝入手也未能很好地解决,很多农品资源依旧是烂在地里不能走上餐桌,所以农产品运输这块,梅子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合的切入点,有比较好的想法大家可以留言讨论。

 


新媒体


新媒体也是去年才开始的,一小部分年轻人回归乡村,通过手机把乡村的生活以直播的形式表达出来,或者在一些媒体平台把产品或者农村发生的事情进行宣传,最终的目的还是销售农产品,只是以一种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进行,通过互联网来打破地域限制。

 

存在即合理,未来可能会很需要,但是了解背后的情况,会发现这种营销手段很简单,有手机就可以,但是背后是有平台和相关团队做支持的,我们可以当成一种手段,但是作为一种创业去看待是有些欠考虑的。



电商


生鲜蔬果一直是各大电商平台最头疼的事情,每年都是以亏损来运营,即使是京东和淘宝也不例外。

 

对广大的农村创业者来说,可以种出好的产品,自己开有赞、开淘宝售卖。自己做电商不是不可以,胜算只能说渺茫。不是没有人做,也不是没有做成功的,但是大多面临两个问题:平台需要积累,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去打造;是否能够搭建专业的团队。


及时解决了所有的问题,能够正常运转甚至盈利,怎样去寻找差异抵挡竞争,被收购只是时间问题,当然能够做到被收购也算一种成功。

 

但是,梅子提到的这几种农业服务创业的机会是属于少部分人的,他们大多是一些新农人有相关经验和学历背景做支撑才行,不然只能盲人摸象,何谈创业成功。

 





做一件事情难,回乡创业更难,需要考量很多东西。


需要有调研、策划和实施。调研和实施都架构在基本的策划上,怎么去策划应该是每个创业者最需要明白的,至少要弄清楚策划里面的3W原则:what、how、why。

 

我要做什么?我该怎么做?我为什么要做?这三个问题都没有搞清楚,创业也就是嘴边说说的词语,或者酒后吹下的海口。


所以梅子觉得即使资本在不断下乡,政策利好力度一再加大,回乡创业还是需要慎重理智全面的考量,不是一拍脑袋的事情,更需要明白一个道理: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

 

你觉得回乡创业最大的难点是什么?欢迎留言!


编辑 |梅子

排版 | 流年




不够看,更多精彩在这呢!


你看出来了吗?一号文件力挺农村电商,我们有了一条新出路!

84,50,33,30,守山人的财富密码

90后大学生承包100亩地搞农场,2年赔得倾家荡产!错在哪?

陈向宏:从破烂小镇变为中国名片,从观光到度假再到文化小镇,诉说乌镇背后的故事(二)

靠卖猪肉5年开500多家店,京东来抱大腿,这家生鲜店究竟有啥魔力?!

陈向宏:从破烂小镇变为中国名片,从观光到度假再到文化小镇,诉说乌镇背后的故事(一)

凭什么?农村实行一户一宅,城市就可以一户多宅?

水稻种植面积调减!种植户的新烦恼还是新机遇?

人物传|意外收到总理来信的他用纪录片架起桥梁,打造千万销售神话!



追寻源汁源味农产品

体验源汁源味农生活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